分类:数码科技/ /0 阅读
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,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路径。然而,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。近日发布的《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指南》为行业提供了系统化的安全防护框架,助力企业构建安全可靠的工业互联网环境。
工业互联网面临的安全挑战工业互联网融合了OT(运营技术)与IT(信息技术),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,也面临着设备漏洞、数据泄露、供应链攻击等多重威胁。传统安全防护手段难以应对新型攻击,亟需针对性解决方案。《指南》从技术、管理、运营三个维度,为企业提供了可落地的安全实践路径。
指南核心要点解读《指南》强调"分区分级、重点防护"原则:
1. 边界防护:通过工业防火墙、单向隔离等技术实现网络分层隔离
2. 设备安全:建立工业设备白名单机制,强化固件安全管理
3. 数据保护:采用加密传输、访问控制等手段保障核心数据安全
4. 应急响应:制定针对性应急预案,定期开展攻防演练
企业应结合自身数字化水平,分阶段落实《指南》要求:
• 开展全面风险评估,识别关键资产和脆弱点
• 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,实现安全与生产的协同
• 选择通过认证的安全产品和服务商
• 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培训,培养复合型安全人才
工业互联网安全是持续演进的过程。《指南》的发布为企业提供了重要参考,但真正的防护效果取决于执行力度。只有将安全理念融入每个生产环节,才能确保数字化转型行稳致远。